移液器又稱移液槍,是一種用于定量轉移液體的器具。在進行分析測試方面的研究時,一般采用移液器移取少量或微量的液體。移液器根據原理可分為氣體活塞式和外置活塞式。氣體活塞式主要用于標準移液;外置活塞式主要用于處理易揮發、易腐蝕及粘稠等特殊液體。對于它的正確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細節操作,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。
工作原理:
臨床常用的微量移液器的設計依據是胡克定律:即在一定限度內彈簧伸展的長力與彈力成正比,也就是移液器內的液體體積與移液器內的彈簧彈力成正比。
微量移液器加樣的物理學原理有兩種:使用空氣墊加樣和使用無空氣墊的活塞正移動加樣。這兩種不同原理的微量移液器有其不同的特定應用范圍。
移液器的使用技巧:
1、移液技巧:
以右手拇指及中指捏住管頸標線以上的地方,將移液管插入供試品溶液液面下約1cm,不應伸入太多,以免管尖外壁粘有溶液過多,也不應伸入太少,以免液面下降后而吸空。先把橡皮吸球(一般用60ml洗耳球)內空氣盡量壓出,再緊插在管口上。這時,左手拿橡皮吸球輕輕將溶液吸上,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,移液管應隨容器內液面下降而下降。當液面上升到刻度標線以上約1cm時,迅速移去洗耳球,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,取出移液管,用濾紙條拭干移液管下端外壁,并使與地面垂直,稍微松開右手食指,使液面緩緩下降,此時視線應平視標線,直到彎月面與標線相切,立即按緊食指,使液體不再流出,并使出口尖接觸容器外壁,以除去尖外殘留溶液。
2、放液技巧:
將移液管移入準備接受溶液的容器中,使其出口尖接觸器壁,使容器微傾斜,而使移液管直立,然后放松右手食指,使溶液自由地順壁流下,待溶液停止流出后,一般等待15s拿出。注意此時移液管尖仍殘留有一滴液體,不可吹出。因為在校正移液管時,已經考慮了末端所保留溶液的體積,否則就造成體積誤差,影響結果的準確度。對于標有吹的刻度吸管要把管尖的液體吹出。